近日,来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美术院校的著名画家们,风尘仆仆慕名来到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在各种海瓷瓶、海瓷笔筒、海瓷观赏盘等海瓷产品上即兴挥毫泼墨,使一件件精美的海瓷产品变身高端艺术品。海瓷艺术品自去年上市后,以其如脂似玉的品质、生态绿色的材质、精美独特的工艺、高贵典雅的器型、书画名家的墨宝、博大精深的文化,受到海内外众多收藏家的极力追捧。
去年3月12日,在中国海瓷生产基地无棣召开的海瓷发展研讨会上,市委副书记孙孺声同志首提“中国海瓷艺术”创意,并倡导成立了“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6月11日,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 浩 田上将在无棣视察时看到海瓷艺术作品后,非常震撼,提议尽快向社会展示。6月22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在听取海瓷艺术发展情况汇报后,欣然题字“中国海瓷艺术”。9月份,出版了我国首部研究海瓷艺术的专著《中国海瓷艺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市美协副主席霍春阳,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等书画名家先后多次到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进行艺术创作,中国海瓷艺术的创作徐徐拉开帷幕。
2009年9月18日,由县委、县政府、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以“展示海瓷艺术,弘扬海瓷文化”为主题的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世纪大厅落下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刘大为、姜宝林、霍春阳、张志民等书画名家的海瓷艺术作品100件、高档日用海瓷30套。展览现场,人头攒动,广大观众赏海瓷、评海瓷、拍海瓷,饱足了眼福,亲身感受了海瓷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艺术享受。观众对每一件精美的海瓷作品都爱不释眼,在每一件作品前都流连忘返,并不时发出惊叹之声,溢出赞美之词,要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出自书画大师们的艺术作品,竟然是用海边的贝壳烧制而成。迟 浩 田上将边观看展览边连连叫好:“好!好!得天独厚!”并欣然挥毫在海瓷盘上题词“化贝为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看完展览后,有感而发挥毫题词:物华天宝。 此次展览,作品览档次之高、品种之全、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效果之好,首开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览之先河。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展变成了首都观众一场赏心悦目的海瓷艺术盛宴,在中国陶瓷文化史和中国海瓷艺术发展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11月6日, 2009“陶瓷无极限”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国贸商城隆重举行,20余件海瓷艺术作品在博览会上一亮相,立刻吸引力人们的眼球,成为博览会最大看点,令景德镇、淄博等众多传统陶瓷生产商和众多观众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继陶瓷和古瓷之后,世界陶瓷史上又出现了第三大新瓷种——海瓷。海瓷,开启了中国陶瓷的新纪元,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颗耀眼新星;海瓷艺术,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和中国海瓷文化中一朵绮丽娇艳的艺术奇葩。
据了解,自中国海瓷艺术作品在北京和上海展出后,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重庆、吉林、济南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140多名书画家,纷纷云集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进行艺术创作,先后创作出2000余件海瓷艺术精品。书画家们通过在海瓷产品上写书作画,对海瓷有了新的认识,对海瓷艺术有了新的了解,对海瓷艺术发扬光大充满了信心。山东艺术学院为加强与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的战略合作,还在该院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12月5日,著名武术家、《少林寺》主演、国家一级演员于承惠先生在拍戏之余,也怀着好奇之心,慕名来到中国海瓷艺术研究院,在海瓷观赏盘上挥毫 “秀”书法,上演了一场武林高手书法“秀”。新华社以“《少林寺》主演于承惠海瓷盘上‘秀’书法”为题在全国播发了通稿。
中国海瓷艺术的发展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分别对海瓷艺术的发展与成就多侧面进行了报道,提高了海瓷艺术在国内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中国海瓷艺术必将饮誉华夏、光耀神州、走向世界!